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发展战略规划(2021-2035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21年2月4日
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发展战略规划
(2021-2035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高标准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为加强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发展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明确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省政府决定编制《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发展战略规划》,作为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以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为核心承载区,联动武汉市武昌区、洪山区、江夏区,辐射带动鄂州市、黄石市、黄冈市、咸宁市(以下简称“武鄂黄黄咸”)。
一、发展背景
(一)发展基础。
国家创新战略多重叠加。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是湖北省重大国家战略承载区,是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节点,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要增长极。武汉是国家中心城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创新型试点城市、交通枢纽城市、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正在加快创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有武汉东湖高新区、黄石大冶湖高新区、黄冈高新区、咸宁高新区等4家国家高新区,葛店经开区、黄石经开区2家国家级经开区。
科技创新资源优势显著。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集聚了近百所高校、73名“两院”院士,已初步形成“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全链条创新体系,涌现出一批全球领先的重大创新成果。近年来,获批建设脉冲强磁场、精密重力测量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及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等基础前沿创新基地,建设了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存储产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搭建了30余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及一批区域性技术转移转化平台。2019年,专利申请量超过6万件,占全省40%以上;PCT专利申请超过1700件,占全省90%以上。
新兴产业集群蓬勃发展。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是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阵地,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为特色,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为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布局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新兴产业,涌现了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在线新经济等一批新业态。集聚了中国信科集团、人福医药、东贝集团、科峰传动等龙头企业,建设了国家存储器产业基地、华为全球光能力中心等重大项目。2020年,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内科技型企业超过10万家,高新技术企业5000家以上,“独角兽企业”6家。
创新创业生态富有活力。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构建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的完整孵化链条,建立了集孵化服务、创业投资、创业活动、创业导师等于一体的创业服务体系,开展了光谷青桐汇等一系列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创业活动。截至目前,累计建设国家级孵化载体80余家,约占全省60%。先后出台“黄金十条”“创新创业创造十条”“3551人才计划”“创新活力之城十条”“人才新政22条”等创新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省率先推行“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就近办”政务服务改革,开展“先建后验”等改革试点,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行先试经验。
协同发展模式深入探索。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是湖北省协同创新引领区,五市地缘相邻、人文相亲,探索了以武汉为核心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产业园、产业协作等协同发展模式。鄂州、黄石、黄冈、咸宁引进武汉高校院所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科技成果到本地转化孵化。探索区域间利益分配机制,合作共建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中国光谷·咸宁产业园等产业园区。探索产业协作发展模式,大冶有色、海威材料等企业在武汉设立研发中心,长江存储、华星光电、逸飞激光等企业的配套企业或生产基地在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内布局。
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具备较好基础,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与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一是高端创新资源相对较少。已建和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仅有3个,与北京、上海、合肥差距明显。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高层次创新人才、高端科技金融机构等资源与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存在很大差距。二是创新集聚效应有待提升。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内重大创新平台分布较为分散,高校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协同创新机制亟待创新,尚未形成高效的创新攻坚合力。三是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有待健全。“武鄂黄黄咸”同城化发展有待深入推进,政策协同、要素流动、资源共享等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
(二)外部形势。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人工智能、区块链、纳米材料等新技术层出不穷,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应坚持世界眼光、突出未来引领,以更大格局、更宽视野谋划布局科技前沿领域,抢占全球科技竞争和产业发展制高点,构筑面向未来的战略竞争优势。
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依靠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支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塑造国家发展新优势。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必须担当使命、抢抓机遇,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承接国家战略部署,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总体布局,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体现湖北担当,作出湖北贡献。
湖北开启“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新征程,全面加快科技强省建设。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严重冲击,但是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多年积累的综合优势没有改变,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十四五”时期,湖北将肩负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的历史使命,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应坚持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以科技创新推动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加快构建武汉“一主引领”新布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发展动力极化现象显著,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态。湖北着力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支持武汉做强龙头地位,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应加强建设高能级创新承载区,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引领带动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及全省全域高质量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目标,按照“一核一轴三带多组团”布局,构建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发展机制,突出“科创+产业”,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推动区域协调联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平台,引领带动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和全省全域高质量发展,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注入核心动力,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湖北贡献。
(二)基本原则。
区域聚焦。坚持全球视野和国际标准,聚焦建设东湖科学城,提高集中度与显示度,统筹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打造科技创新极核和发展动力中心,引领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要素集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聚力建设高水平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交叉前沿研究平台等硬件设施,在全球范围内引进顶尖科研人才、资本、技术等软件资源,推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
两链融合。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面向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完善“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全链条创新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兴产业,塑造区域产业竞争新优势。
协同发展。建立分级分类与梯度统筹机制,增强武汉创新引领功能,探索内涵式发展道路,破除传统行政区划壁垒和要素流动障碍,健全跨区域成果转化、创业孵化、产业协作等机制,辐射带动“鄂黄黄咸”高质量发展。
(三)战略定位。
世界级科技产业创新策源地。聚焦光电子信息、大健康、智能等产业,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着力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创新,突破一批引领性原创性重大成果,进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增强全球科技竞争和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国家“两个中心”建设核心承载区。紧盯武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武汉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目标,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要素,优化创新生态,激发创新活力,巩固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中的总体位势,成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先行区。发挥“武鄂黄黄咸”比较优势,科学布局创新和产业资源,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探索跨区域的政策协同、产业协作、创新联动、资源共享、要素流动等发展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具有长江中游城市群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经验。
湖北省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强化“一主引领”作用,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构建绿色发展体系,推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城市功能、生态环境有机融合,带动全省全域高质量发展。
(四)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区域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东湖科学城科技创新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R&D经费内部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0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0%。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超过1500个,战略科技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等多层次人才数量大幅增加。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前沿创新成果,成为全球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高地,培育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健康产业、智能产业,在国内外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显著提升。
到2035年,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东湖科学城成为全球创新高地。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重大创新平台,研发出一批世界领先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培育出一批世界级科技企业,打造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在全国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成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
三、统筹功能布局,构建高标准创新空间
按照“整体统筹、区域聚焦、错位布局、协作联动”思路,构建以东湖科学城为创新极核,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为创新发展联动轴,打造三条创新产业带,串联若干特色发展组团的“一核一轴三带多组团”空间布局。
图1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创新空间布局
(一)打造东湖科学城创新极核。
规划建设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建设光谷科学岛,打造研发转化、产业发展和科技商务三大板块,形成“一岛三板块”发展布局,打造创新国家队、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
——光谷科学岛。聚焦优势领域,集中布局一批高水平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研究型大学等,营造科学氛围浓厚、生态环境优美、配套功能齐全的科学家工作生活环境,打造区域科技创新源头。
——研发转化板块。提升华为光能力中心、新能源研究院等平台创新服务能力,搭建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打造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发展间紧密衔接的关键纽带。
——产业发展板块。加快推进国家存储器基地、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基地、筑芯科技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引进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打造国家战略产业集聚区。
——科技商务板块。高标准规划中央科技商务区(CTBD),建设智能建筑、数字应用场景和国际化社区,配套生态湿地公园和休闲绿地,打造承载科技服务、城市服务、生态休闲等功能的综合服务区。
预留未来发展空间,根据发展需求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要求,向周边地区适度拓展,形成长期可持续发展基础。
(二)建设创新发展联动轴。
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串联“武鄂黄黄咸”重点园区和重要创新平台,完善梯次联动的区域创新与产业布局,以点带面提升区域间互联互通与协同创新水平,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本链融合发展,将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打造成为创新转化轴、产业协作轴、设施联通轴。
——武汉片区发挥高校院所集聚优势,集中力量建设源头创新基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引领和辐射带动“鄂黄黄咸”协同发展。
——鄂州发挥毗邻光谷和鄂州花湖机场优势,率先推进武鄂同城化发展,推动重大创新平台共建共享,承接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创新资源承接区。
——黄石发挥先进制造基地优势,深入推进跨城市协同创新与产业协作,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产业协作发展示范区。
——黄冈发挥腹地空间广阔优势,以黄冈科技园等共建园区为载体,以市校合作为纽带,积极承接优质产业转移,打造产业聚集区。
——咸宁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吸引集聚高端科技创新人才,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培育绿色产业体系,打造产业增长极和转型发展示范区。
(三)打造三条创新产业带。
发挥五市比较优势,强化产业错位发展,有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业跨城市转移,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打造三条创新产业带。
——光电子信息产业带。发挥武汉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布局,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与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若干领域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辐射带动葛店经开区、黄石经开区、黄冈科技园、咸宁高新区等园区,布局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产业上下游配套项目,发展智能终端、电子元器件、物联网等领域。
图2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光电子信息产业带
——大健康产业带。发挥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带动作用,加快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前沿技术研发与交叉融合创新,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药物和高端医疗器械,推进精准医疗与智慧医疗形成竞争优势;辐射带动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鄂州开发区、黄石大冶湖高新区、黄冈高新区等园区,促进产业协作与协同创新,布局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生物育种等领域。
图3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大健康产业带
——智能产业带。抓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机遇,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和应用场景建设,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进融合应用创新,引进培育世界级龙头企业,若干细分领域进入全球第一方阵;加强与“鄂黄黄”临空经济区、黄石经开区、咸宁高新区等园区协同创新,带动智慧物流、智能模具、智能机电、工业机器人等产业高端化发展。
图4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智能产业带
(四)发展特色功能组团。
在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内规划建设若干创新与产业发展组团,承接东湖科学城创新资源与成果外溢,承担科技成果转化、产业链配套、科技企业生产制造、产业转移等功能。
——大光谷创新组团。以东湖高新区为核心,联动武昌区、洪山区、江夏区内主要产业园区,重点发展“光芯屏端网”、大健康、智能等产业,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红莲湖-葛店科创组团。推进葛店经开区、红莲湖科技城、梧桐湖生态城、葛店南部生态岛等特色园区建设,打造新型显示配套生产基地、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
——鄂州机场临空组团。发挥鄂州花湖机场航空物流枢纽建设优势,推进鄂州、黄石、黄冈临空经济区建设,打造智慧物流中心,建设智能临空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基地。
——环大冶湖智造组团。加快建设黄石大冶湖高新区、黄石经开区、黄石新港工业园区等园区,打造电子元器件生产制造基地、智能制造研发生产基地。
——黄冈特色产业组团。加快建设黄冈高新区、黄冈科技园、黄冈产业园等园区,打造智能终端生产制造基地、特色中医药研发生产基地。
——咸宁绿色产业组团。加快推进咸宁高新区建设,打造智能机电研发生产基地、新型显示配套生产基地。
四、聚焦创新策源,建设高能级东湖科学城
坚持“四个面向”,发挥科教资源优势,集中布局多类型、多层次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与转化,强化源头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和新兴产业生成功能。
(一)构建原始创新战略力量。
建设高水平实验室。服务国家战略,强化总体部署,依托高校院所和重点企业,对标国家实验室组建方案,构建由光谷实验室、珞珈实验室、江夏实验室、洪山实验室、东湖实验室、九峰山实验室等组成的湖北实验室体系,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研究,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科技支撑。光谷实验室重点面向光电科学,开展集成光子学、光子辐射与探测、多模态生物医学影像等方向关键核心技术研究。珞珈实验室重点面向空天科技,开展高精度时空基准与智能导航定位、空天科技关键芯片与核心装备等方向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江夏实验室面向生物安全,开展新发突发传染病病原、生物安全防护、侦检装备和疫苗药物等方向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洪山实验室重点面向生物育种,开展农业生物绿色优质品种培育、农业绿色生产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等方向关键核心技术研究。
专栏1 高水平实验室建设内容
湖北东湖实验室。(略)
湖北九峰山实验室。(略)
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持续支持脉冲强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功能提升,加快建成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推进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武汉光源)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谋划新建农业微生物设施、作物表型组学研究设施(神农设施)、磁约束氘氘聚变中子源预研装置、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新型运行机制,加强与湖北高校院所、企业有机衔接,打造共建共享、开放协同、共同创新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
专栏2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内容
布局交叉前沿研究平台。推动中国科学院、在鄂高校院所等多方参与,布局建设一批跨学科、跨领域交叉前沿研究平台,提高集成创新能力,提升光电、生物、智能等领域科技创新国际影响力。支持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建成引领光电科学发展的国际一流研究平台。支持中科院东湖科学中心建设,推进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国家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等研究平台建设。支持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围绕优势学科,建设数字建造与安全、智能设计与数控等研究平台。
专栏3 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建设内容
加强高校“双一流”建设。引进中国科学院创新资源,瞄准世界一流大学,高标准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学院。支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校区建设,支持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在鄂高校院所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在东湖科学城建设分校,围绕类脑智能与医学工程、量子物质与量子器件、微电子与集成电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方向设立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引领性的学科。推动国际合作办学,面向全球引进顶尖大学在东湖科学城设立校区。
(二)推动前沿产业技术创新。
建设一批产业创新平台。支持龙头企业面向主导产业与未来产业发展需求,联合全球创新力量,围绕下一代通信、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领域,建设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龙头企业设立研发总部。加快建设武汉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库、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创新平台。
专栏4 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内容
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大院大所大企业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新材料、纳米与量子等领域建设一批机制体制灵活、市场适应能力强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提升光电工研院、智能装备工研院、新能源研究院等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能级,推进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发展,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高效转化。支持新型研发机构构建市场导向的管理机制、灵活包容的人才机制、开放创新的合作机制、多元有效的激励机制。
创新研发组织模式。持续开展前沿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挖掘培育,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开展科技成果技术成熟度和市场前景研判。建立市场与需求导向的重大科技计划攻关机制,支持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等跨界复合人才联合创新,共同开展技术研发方向选择和资源组织。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面向用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开展技术联合研发。
(三)培育引进硬核科技企业。
支持硬核科技企业创业发展。推进硬核科技创业,面向全球挖掘和培育光电子信息、大健康、智能等领域重大前沿创新项目和创业企业,支持国内外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等多类型主体携科技成果到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创业。建立硬核科技企业梯度培育链条,着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完善创业孵化链条,鼓励龙头企业、高校院所等围绕优势领域建设运营孵化载体,推进孵化载体专业化、精细化、国际化发展。
加强硬核科技龙头企业培育引进。支持光电、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龙头企业牵头绘制产业图谱,瞄准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和重大发明,面向国内外实施兼并重组,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人才链互通的产业生态。引进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掌握产业前沿核心技术的龙头企业,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科学谋划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带动性、引领性、前瞻性重大产业项目。支持龙头企业平台化发展,为科技型创业企业提供创新平台使用、供应链资源对接、创业投资、创业导师等服务。
(四)完善新兴产业育成机制。
高标准建设产业创新联合体,支持各类主体联合国际化创新资源,建立科技扫描、技术预判、资源链接、企业服务等产业服务体系。打造新兴产业应用场景,支持开展5G+、AI+、无人驾驶、数字工厂、远程医疗等应用场景创新和试验示范。探索建立新业态新模式包容审慎监管机制。
五、加强联动发展,打造高精尖创新产业带
坚持精准聚焦、协同布局、错位发展,推动跨城市跨园区产业协作与协同创新,打造光电子信息、大健康、智能三条创新产业带,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产业集群。
(一)打造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带。
推动光电技术泛在化、融合化、智能化发展,强化光通信、激光优势领域领跑地位,加快布局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战略领域,提升智能终端、物联网、空天信息等新兴领域,着力打造“光芯屏端网”万亿级光电子信息产业。
1.发展重点。
“光”:大力发展超大容量超长距离超高速率光传输系统、新型光接入系统等关键光系统,高带宽低损耗光模块、光子集成等高端光电子器件及新型超低损耗光纤和特种光纤,布局5G通信、量子通信、光子无线通信、太赫兹通信等下一代通信领域。突破特种激光材料,发展高功率窄线宽光纤激光器、量子点激光器、碟片激光器等激光器,重点突破精细激光加工设备、硬脆材料激光加工设备等产品。
“芯”:重点发展三维存储芯片、硅基光电芯片、光通信芯片、红外芯片、北斗导航芯片等,加快发展新型存内计算芯片、智能语音识别芯片、量子芯片、光子芯片、太赫兹超高速芯片等。推进开发国产化芯片设计工具,布局光刻机等芯片制造核心设备、先进封装与测试设备及材料,推进芯片级封装、系统级封装、芯片测试等技术研发应用,提高设备和材料国产化率,实现设备、材料、设计、制造、封测等全产业链发展。
“屏”:加快推进OLED中小尺寸面板研发与产业化,重点攻关Mini/Micro LED、QLED、印刷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培育发展激光微距显示、全息显示等技术与产品,完善柔性PI基板材料、有机发光材料、驱动芯片等关键核心元器件。
“端”:加快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等智能终端产品,重点突破操作系统、网络安全软件、高性能数据库系统、安全支付系统、云计算软件和服务、工业软件等智能终端软件。
“网”:布局下一代物联网,发展物联网系统集成及运营服务,发展面向不同行业的专用光纤传感器、激光传感器、高端CMOS图像传感器等传感器产品。推动北斗在公共服务和新兴消费领域应用,提升地理空间大数据智能实时服务能力。培育发展文化与科技融合、互联网教育等在线新经济。
2.产业协作。
武汉片区强化核心引领作用,依托湖北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重大创新平台,做大做强中国信科集团、长飞光纤、长江存储等龙头企业,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引领发展“光芯屏端网”高端制造与服务环节及在线新经济领域。
鄂州重点承接武汉片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发展新型显示模组、物联网等领域;黄石重点加强与武汉片区产业链配套,引进发展印制电路板、新型显示模组、智能终端等领域;黄冈承接武汉片区产业转移与配套,发展集成电路封装、电子元器件等领域;咸宁重点加强产业链配套,加快发展显示面板、智能传感器等领域。
(二)打造国际一流的大健康产业带。
聚焦生命健康科技前沿,顺应生物技术与光电、智能技术融合创新趋势,加快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生物农业等领域,推进精准医疗、智慧医疗等领域应用创新,加速大健康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打造国际一流的大健康产业。
1.发展重点。
生物医药。重点发展基因重组疫苗、单克隆抗体药物、融合蛋白药物、体细胞治疗产品、基因工程药物等生物制药。发展纳米制剂、缓控释制剂等新型化学药制剂。加速发展特色创新中药,研发片剂、胶囊、超微粉等中成药新剂型。
医疗器械。重点发展人体扫描成像、光学内窥镜、PET-CT设备等高端生物医学影像设备。加速发展血压血糖检测仪器、掌上超声等体外检测设备与试剂。积极发展免疫诊断试剂、无创或微创手术器械、生命支持设备等检测治疗设备。加快发展微创脊柱修复材料、皮肤创面修复材料等高值生物医用材料。
生物农业。突破杂种再生技术、分子设计育种等现代种业关键技术,发展植物、微生物等领域生物育种。发展绿色农药、生物肥料、生物兽药、动物及人畜共患病疫苗、农用微生态制剂等农用生物制品,发展智慧农业新业态。
新型医疗服务。开发基因筛查、液体活检、基因诊断、肿瘤免疫治疗等精准医疗服务,配套发展基因测序仪、基因编辑设备等产品。推进新兴技术与生物产业融合,开发基因芯片、医疗机器人、医疗级可穿戴设备等产品。发展个性化预防、康复、咨询等智慧健康管理服务。
2.产业协作。
武汉片区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依托洪山实验室、国家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高端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武汉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库、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支持人福医药、联影医疗、华大基因、省种子集团等龙头企业发展,加强高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生物农业产业发展与新产品研发布局,加快发展精准医疗、智慧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
鄂州重点承接武汉片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发展生物制药、高端医用材料等领域;黄石、黄冈、咸宁利用武汉溢出效应,重点发展化学药、中医药、生物育种等领域。
(三)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产业带。
加快突破前沿理论与核心算法,促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开放,完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布局人工智能软硬件产品,优化提升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数字建造等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产业。
1.发展重点。
人工智能软硬件。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操作系统、芯片等基础软硬件和智能系统解决方案,推动计算机视听觉、生物特征识别、新型人机交互、智能决策控制等技术创新应用,配套发展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挖掘、数据交易与云计算服务。
智能制造。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柔性化制造技术突破,大力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加快发展高效节能环保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物流装备、3D打印设备等智能装备及航空航天、高端船舶制造等领域,发展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等工程服务。
智能网联汽车。加快开发车载视觉系统、激光/毫米波雷达、多域控制器、惯性导航等感知器件,及整车智能化电子控制系统、交通智能感知系统、基于网联的车载智能信息服务系统等,培育汽车共享、智慧出行等创新应用服务。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及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等关键零部件。
数字建造。重点突破智能工地技术、工程大数据平台技术、工程智能检测监测技术、极端环境建造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加快发展数字设计、数字施工、数字运维等新兴服务,大力培育发展数字建造服务新业态。
2.产业协作。
武汉片区依托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数字建造与安全技术创新中心、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做大做强小米科技、华中数控等龙头企业,面向全球引进人工智能头部企业,重点布局人工智能软硬件、高端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数字建造等领域。
鄂州、黄石、黄冈依托鄂州花湖机场,重点发展智慧物流和智能物流装备;黄石、黄冈、咸宁加强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链配套,发展智能模具、智能机电、工业机器人等领域。
瞄准世界前沿,围绕脑科学、区块链、量子信息、超级计算和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前瞻布局一批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和交叉融合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培育若干未来产业。
六、释放人才活力,构筑高层次人才集聚地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留住人才,构建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等为主体的多层次人才发展体系,建设高层次人才栖息地。
(一)建设高端创新人才队伍。
面向全球重点引进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外院士、首席科学家等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培养若干帅才型科学家,赋予其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动权。支持高校院所与企业联合开展中青年科技人才团队培养,为其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提供良好条件。鼓励高校院所开设前沿交叉学科,加强跨学科人才培养。依托龙头企业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适应未来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产业人才。打造一支崇尚自主创新、熟悉行业规律、了解国际规则、精通现代管理的企业家队伍。支持龙头企业与高校共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加快培养一批素质优良、技能过硬的工匠型人才。
(二)创新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依据相关法律及政策,创新职称评定方式,打破国籍、户籍、体制、学历、资历等限制,对取得重大创新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人才可直接认定职称,赋予重点企业职称评审自主权。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探索股权、期权和分红激励机制,针对不同类型人才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建立当期和长期相结合的支付方式,建立人才薪酬待遇与其履职年限、长期贡献相匹配的机制。
(三)深化人才流动机制改革。
畅通国际人才引进工作通道,开展外国高层次人才服务“一卡通”试点,争取开展海外技术移民制度试点,试点外籍人才兼职创新创业政策,完善外国人才由工作居留向永久居留转换机制。推进人才跨区域流动机制改革,打破户籍、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推进职业资格证书互认、职称评审证书互认。依据相关法律及政策,鼓励人才跨体制流动,支持高校院所科研人员离岗、兼职创办科技型企业,支持高校院所设立流动岗位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科技人才兼职,在高校院所和企业双向实施“产业教授”项目。
(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推进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依托高水平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创新平台为高端人才提供良好科研条件。优化高端人才服务机制,协调解决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使用申请、重大项目申报、团队组建、职称评审、医疗保障、子女教育等问题。引进第三方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搭建高端人才服务平台。
七、强化市场导向,优化高效能要素配置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集聚整合技术、资本、土地、数据等各类创新要素,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升要素配置效率。
(一)加强科技成果创造与转移转化。
建立重大科研项目全流程知识产权管理与评估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化,支持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探索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推进大学校区、产业园区、城市社区“三区”融合发展,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立健全科技成果常态化路演和科技创新咨询制度,探索通过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知识产权证券化、科技保险等方式推动科技成果资本化。支持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建设,鼓励高校院所技术转移机构市场化运营,加强懂技术、懂市场、懂管理、懂投资的复合型技术经纪人培养。
(二)加强科技金融创新与服务供给。
充分发挥各级各类股权投资基金作用,引导带动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实施“耐心资本”助力计划,支持面向前沿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长期价值投资。创新国有资本创投管理机制,建立激励与容错机制。稳步推进光谷银行筹建,支持商业银行到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设立科技支行,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科技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支持优质实体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积极开发绿色债券、创新创业债券、科技债券等。鼓励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建立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提供智能化、精准化科技金融对接服务。
(三)加强土地空间保障与高效利用。
强化与各级国土空间规划衔接,通过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按照“统一规划、分布实施、重点优先”思路,优化建设用地时序、规模与布局。创新土地要素供给,加强土地集约化利用和精细化管理,探索增存并举的土地利用机制,优先保障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探索弹性年期出让、先租后让、租让结合、长期租赁等差别化产业项目用地供地模式。探索新型产业用地模式,推行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用地政策,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依据不同产业类别细化产业用地开发强度管控,综合评价开发阶段、开发强度及前期产出水平等因素后确定后续土地供应规模。
(四)加强数据开放共享与价值挖掘。
推进政府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有序开放一批群众迫切需要、商业增值潜力显著的高价值公共事业数据资源,适时推进各城市各部门间数据共享交换。积极构建工业、交通、教育、安防、城市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规范化数据开放利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车联网、物联网等领域数据采集标准化,支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支持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内大数据企业与传统行业开展技术和数据对接,共同探索多元化合作运营模式。建立数据管理、数据隐私保护和安全审查机制,加强政务数据、企业商业秘密和个人数据保护。
八、深化改革创新,建立高效率协同发展模式
加强跨区域协同联动,探索完善总部研发和重大项目在武汉、生产转化和产业配套在周边的发展模式,深化创新合作,优化营商环境,构建活力协同发展格局。
(一)推进产业发展协同。
优化重点产业发展与布局,推动产业深度对接、协同合作与集群发展。加快黄冈科技园、咸宁产业园建设,推进共建园区、飞地园区、一区多园、园外园等合作,建立高效合作开发管理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开展联合招商,建立重大项目共商共建机制,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及其配套项目引进落地。有序推进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内产业转移,完善信息对接、权益分享和税收分成等机制,加大对重大产业转移项目的政策支持力度。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产业大脑,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人才链融合发展。
(二)推进创新创业协同。
统筹布局建设重大创新平台,打造区域创新联合体。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共建共享,支持“鄂黄黄咸”参与武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武汉重大创新平台到“鄂黄黄咸”设立分支机构。建立健全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机制,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开展跨区域联合创新。推进跨区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搭建科技成果对接平台,探索成果转化项目资金共同投入、技术共同转化、利益共同分享机制。加强跨区域创业孵化合作,支持武汉孵化载体加强品牌共享和服务模式输出,支持在汉高校在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内设立大学科技园,鼓励“鄂黄黄咸”在武汉设立异地孵化器,探索联合孵化模式。建立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服务平台,提供专利价值挖掘、技术供需精准匹配等智能化、集成化科技服务。
(三)推进创新政策协同。
建立支持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发展的政策体系,集成五市创新政策,加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政策复制推广,确保各项政策同向发力,形成叠加效应。深化政府部门和科研单位项目资金管理制度改革,支持科研资金跨区域使用。深化自贸区改革创新,推进贸易便利化改革,积极争取将鄂州花湖机场片区纳入湖北自贸区。建立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先行先试,着力破除阻碍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四)深化国际创新合作。
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快国家级科技创新合作基地建设,推进与国际科技产业高地共建海外创新中心、海外创业基地和国际合作园区。支持企业、高校院所和新型产业组织参与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支持开展国际专利布局,推进国际标准创制。支持国际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打造国际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协调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跨国技术转移。探索开展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便利流动试点。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人才交流、技术合作和产能协作。
(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对标一流标准,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业务流程再造与系统重构,打造全省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与最优示范区。坚持需求与问题导向,弘扬“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服务精神,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跨省通办”,推进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建设,实现便民服务不打烊、就近办、马上办。深化政务公开,加强公正监管,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九、完善设施配套,塑造高品质宜创宜居环境
深入推进科产城人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便捷综合交通网络,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能级,打造内畅外联、活力开放、生态宜居的高品质环境。
(一)健全便捷交通网络。
围绕武汉站、武汉东站、黄石北站等铁路站点,武汉港、鄂州港、黄石港等港口,武汉天河机场、鄂州花湖机场等航空枢纽,构建铁、水、公、空多式联运通道,打造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构建畅通的内部交通网络,完善城际铁路建设,推进武阳高速、鄂州机场高速、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等高速公路建设,推进武汉地铁轨道交通线路向鄂州、黄石等地延伸,推进路网与武汉天河机场、鄂州花湖机场衔接互通,加快推进光谷长江大桥、双柳长江大桥建设。
(二)建设新型基础设施。
完善陆空天一体化网络基础设施体系,加速推进5G基站建设,加快5G规模组网,加速光纤网络扩容,加快部署北斗通信、物联网系统,提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武汉)服务能力。加快布局超算中心、数据中心、分布式计算平台等算力基础设施,支持武汉建设算力城市。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建设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慧医疗教育等融合基础设施。
(三)完善公共配套服务。
优化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内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有序布局幼儿园、中小学等国际化教育机构,鼓励学校跨区域交流合作,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支持优质医疗机构采取合作办院、设立分院等形式扩大覆盖范围,有序引进国际医疗资源。高标准规划建设科技馆、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剧场剧院、体育馆等文体设施,合理布局商务商贸、休闲娱乐等设施。
(四)打造未来示范社区。
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国际化、高端化未来社区,推进科研、商务、居住、生活等多功能耦合和空间融合,打造充满归属感、舒适感、科技感的生活环境。建设人才公寓、院士楼等高层次人才居住设施,按国际标准配置社区邻里中心,布局联合办公空间、创业咖啡等社交化创新交流空间,营造无处不在的学习交流机会和氛围。加强人工智能、VR/AR等数字技术应用,打造科技展厅、科学秀场等新型创新空间,布局无人餐厅、无人超市等无人场景,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五)优化绿色生态环境。
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绿化体系,打造蓝绿交织、城湖共生、环境优美的生态走廊。依托豹澥湖、梁子湖、红莲湖、大冶湖、遗爱湖、大洲湖等自然景观与生态资源,规划建设“科技+人文+生态”公园和绿道,有序增加生态型、生活型景观节点,构建完整连贯的城乡绿地系统。加强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推进各种生态要素协同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十、实施保障
统一认识,提高站位,把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作为全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抓手,加强组织协调、资金投入、监测评估、氛围营造,全面推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加强组织协调。
建立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工作议事协调机制,明确相关市政府、省直有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加强发展战略、重大事项等整体统筹和部署。组建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推进专班,落实责任分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强资金保障。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支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前沿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等。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等以建立基金、联合资助、公益捐赠等方式参与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
(三)加强监测评估。
建立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加强对绩效目标与实施效果进行动态监测和跟踪评估。各市要强化主体责任,将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纳入重点工作,强化措施,抓好落实。
(四)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全社会参与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举办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创新论坛、世界科学家大会、全球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彰显品牌效应,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资源集聚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
附件:
1.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部分)
2.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重点实验室(部分)
3.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产业技术研究院(部分)
4.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创业孵化平台(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