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新闻 -> 正文

【新华网】湖北:科产融合对接 助力打造生物制造创新高地

发布日期:2025-10-16  来源:新华网   点击量:

     新华网武汉10月16日电(余凌云、宋韧、吴珊)由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主办,湖北大学承办的湖北省生物制造产业科产融合对接活动15日在湖北大学举行。活动旨在搭建产学研用精准对接平台,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聚力将湖北打造成为全国生物制造产业高地。

图为会议现场 新华网发 吴家倩摄

科产深度融合,湖北优势凸显

生物制造被视为开启未来产业革命的钥匙,正深刻重塑食品、制药、材料、化工、能源等领域的传统生产模式,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专家预测,到2050年,生物制造有望创造30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占全球制造业的三分之一。

图为湖北大学生物制造创新大楼 新华网发 刘中庆摄

湖北在生物制造产业已基本形成覆盖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孵化、中试制造全链条的创新矩阵。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安琪酵母、人福集团、宜昌东阳光等一批龙头企业,产品享誉全国,酵母提取物、硫氰酸红霉素、黄体酮等产品全球市场份额第一,胰岛素全系列、PHA生物可降解材料等10余项产品全国第一。

湖北生物制造产业集群正加速成形。光谷生物城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第二,宜昌正加快建设“中国微生物第一城”和绿色原料药生产基地,荆门着力打造全国未来食品产业高地,十堰建设高端酶制剂特色产业基地。

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2'-岩藻糖基乳糖,以及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酵母蛋白入选国家级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活动展示了上述3个产品和10个省级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同时发布了本次活动征集的79项高校创新成果,以及企业技术需求。

据介绍,湖北大学正全方位打造华中地区合成生物学高地,突破基因编辑与合成、新型酶制剂开发、工业菌种设计与应用等领域多项技术壁垒,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取得重大成果。湖北大学牵头实施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9项,在《Science》《Cell》《Nature》等顶刊发表论文6篇,获授权国际国内发明专利191项,荣获省部级一等奖3项,技术服务收入年超2.5亿元,为地方创造数十亿元经济效益。

图为签约仪式现场 新华网发 吴家倩摄

在科产融合对接签约仪式上,湖北大学分别与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服务中心等5个地方政府机构、产业园区签署校地共建合作协议,与孝感市思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签署校企共建协议,并分4批与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代表签署校企技术研发合作协议,合作范围涵盖菌株改造、酶工程、功能食品、生物材料等领域。

企业创新实践,展现硬核实力

多家企业和地方政府代表带来生物制造领域创新实践案例分享。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酵母企业,展示了其在替代蛋白领域的重大突破。其研发的酵母蛋白成功获得国内首个微生物蛋白新食品原料许可,并入选国家首批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安琪酵母正锚定“全球第一酵母企业、国际一流生物技术公司”愿景,持续强化核心主业,聚焦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并在宜昌布局五大园区,积极构建生物制造产业生态。

图为参会嘉宾参观湖北生物制造创新产品成果展 新华网发 吴家倩摄

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成功产业化母乳低聚糖(HMOs)2'-岩藻糖基乳糖(2'-FL),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彰显了湖北在高端营养品生物制造领域的实力。

长江3D科学计算中心代表介绍了其基于国产自主创新芯片架构打造的“天穹”科学计算机。该平台在分子动力学模拟等生命科学计算中展现出超强算力和超高能效,为生物制造研发提供了强大的“算力引擎”。

湖北房县立足其“华中药库”资源禀赋,深耕生物制造蓝海。房县投资建设全省首个合成生物专精园区,在碱性蛋白酶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并积极推动黄酒、黄精等传统产业与生物技术融合创新。

强化系统布局,谱写产业新篇

会议代表还参观了湖北省生物制造创新产品成果展,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等专家作主旨报告,带来行业前沿动态和信息分享。

图为邓子新院士在作报告 新华网发 易志慧摄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周开斌介绍,全省经信系统将从四个方面持续发力,深化科产融合,共同推动湖北生物制造产业跨越式发展。

一是突出顶层设计,抢先产业布局:高标准编制生物制造产业“十五五”发展规划,强化政策支持,依托武汉、宜昌、荆门、十堰等地打造各具特色的生物制造产业集群。

二是突出重点领域,抢占新兴赛道:聚焦生物食品、生物医药、生物基材料等领域,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推广合成生物学替代蛋白、新型疫苗、生物降解塑料等创新产品。

三是突出科产融合,抢搭转化桥梁:发挥产业联盟、行业协会作用,强化中试平台和人工智能平台能力建设,培育专业服务机构,打造“中试—产业化”全链条枢纽。

四是突出企业培育,抢驻品牌高地:实施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遴选省级标志性产品,申报国家级试点示范,推动更多“实验室样品”成为“荆楚名品”。

招生咨询

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联系电话:027-88661571


扫一扫 关注
湖大科研官微
了解更多资讯

Copyright © 2015 湖北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